在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古诗部分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文学艺术的无穷魅力。这些古诗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蕴含着古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下便是这18首古诗的简要介绍:
一、《望岳》——杜甫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春望》——杜甫
通过描写战乱后的长安城景象,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登高》——杜甫
诗人借登高远眺之景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此诗记述了作者居住茅屋时遭遇风雨侵袭的经历,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精神。
五、《石壕吏》——杜甫
叙述了一位老妇人被官府抓去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六、《观刈麦》——白居易
描写农民辛苦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
七、《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杭州西湖的美好风光。
八、《琵琶行》——白居易
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与人生的感人故事,强调了知音难觅的道理。
九、《卖炭翁》——白居易
刻画了一个年迈卖炭老人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
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表达朋友间真挚友谊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
十一、《浪淘沙》(其一)——刘禹锡
通过对黄河奔腾不息景象的描写来象征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
十二、《竹枝词》——刘禹锡
以清新活泼的语言风格表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情韵味。
十三、《乌衣巷》——刘禹锡
借助历史遗迹感叹世事变迁无常。
十四、《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以草原上的生命力来比喻离别的伤感。
十五、《渡荆门送别》——李白
借山水景色抒发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十六、《早发白帝城》——李白
记录了诗人清晨从白帝城出发前往江陵的经历,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十七、《黄鹤楼》——崔颢
通过对黄鹤楼的描写来寄托个人的思乡情怀。
十八、《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站在南京凤凰台上俯瞰长江流域,感慨历史兴衰更替。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收录的18首古诗。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并从中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