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的意思是什么】“薄暮”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文学作品或诗词中,用来描述傍晚时分的景象。它不仅具有时间上的含义,还带有一定的意境和情感色彩。下面将从词义、来源、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词义总结
“薄暮”一词,字面意思是“日落时分”,即傍晚时分。其中,“薄”有“轻微、隐约”的意思,“暮”指“傍晚、黄昏”。合起来,“薄暮”形容的是天色渐暗、光线微弱、日影模糊的时刻。
在古代文学中,“薄暮”常用来渲染一种宁静、朦胧、略带哀愁的氛围,常与自然景色、离别情绪等联系在一起。
二、来源与出处
“薄暮”最早见于古文,如《楚辞·九歌·山鬼》中有“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虽未直接出现“薄暮”,但类似描写黄昏景色的语句常见于古代诗词中。
在唐宋诗词中,“薄暮”一词更为常见,如:
- 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虽未直接使用“薄暮”,但描绘了傍晚的景象)
-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正是傍晚时分的壮丽景象。
三、用法与搭配
“薄暮”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文学、诗歌、散文中较为常见。常见的搭配有:
搭配词语 | 示例 | 说明 |
薄暮时分 | 薄暮时分,天色渐暗。 | 描述时间点 |
薄暮四合 | 薄暮四合,天地昏黄。 | 描绘环境氛围 |
薄暮归家 | 薄暮归家,心绪难宁。 | 表达情感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词语 | 近义词 | 反义词 |
薄暮 | 傍晚、黄昏、日暮 | 清晨、黎明、破晓 |
五、总结
“薄暮”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常用于描述傍晚时分的景象,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它不仅表示时间,也承载着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情感寄托。在现代汉语中虽不常用,但在文学创作中仍具有重要的表达作用。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义 | 日落时分,傍晚 |
字面解释 | “薄”:轻微、隐约;“暮”:傍晚 |
出处 | 多见于古代诗词、文学作品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文学语言 |
搭配 | 薄暮时分、薄暮四合、薄暮归家 |
近义词 | 傍晚、黄昏、日暮 |
反义词 | 清晨、黎明、破晓 |
文化内涵 | 富有诗意,常用于抒情、写景 |
如需进一步了解“薄暮”在具体诗词中的运用,可结合相关作品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