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重如山的意思是什么】“恩重如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某人的恩情非常深厚,比山还要重。这个成语多用来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尤其是对于长辈、师长或对自己有重大帮助的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恩重如山 |
拼音 | ēn zhòng rú shān |
出处 | 出自《宋史·岳飞传》:“臣窃谓,圣天子以仁孝治天下,而大臣之忠义,亦当效死于国家,虽万死其犹未悔也。然臣之志,惟愿与诸将同甘共苦,誓死报国,岂以区区之恩,而忘大义哉?然若陛下不弃,臣愿以身许国,虽死无憾。此非臣一人之志,乃天下之公义也。至于恩重如山,实不敢当。” |
释义 | 形容恩情极其深厚,如同山一样沉重。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他人深切的感激之情。 |
近义词 | 恩深似海、恩同再造、感恩戴德 |
反义词 | 恩将仇报、忘恩负义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达对父母的感激 | “父母养育之恩,恩重如山,我一生难以报答。” |
对老师的感谢 | “老师不仅教我知识,更教我做人,恩重如山。” |
对朋友的帮助 | “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恩重如山。” |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恩重如山”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中华文化中重视“感恩”和“人情”的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礼尚往来”,尤其是在家庭、师生、朋友之间,这种情感尤为浓厚。成语“恩重如山”正是这种文化观念的浓缩表达。
四、总结
“恩重如山”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表达了对他人深厚恩情的敬重与感激。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常见,也常被用于正式场合,如演讲、文章、书信等,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和使用方式,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深度,也能在实际生活中更加恰当、得体地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