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猴简介】恒河猴(学名:Macaca mulatta),又称印度猕猴,是灵长目猴科中的一种常见猴子。它们广泛分布于南亚地区,尤其是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地,同时也被引入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恒河猴因其聪明、适应力强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而备受关注。
恒河猴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实验动物。由于其行为复杂、社会结构紧密,研究恒河猴有助于理解灵长类动物的行为模式和进化过程。
恒河猴简介(表格形式)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恒河猴 |
学名 | Macaca mulatta |
英文名称 | Rhesus Macaque |
分类 | 灵长目、猴科、猕猴属 |
分布区域 | 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中国部分地区等 |
栖息环境 | 森林、草原、城市周边地区 |
体型 | 体长45-60厘米,尾长15-25厘米,体重5-10公斤 |
食性 | 杂食性,以果实、树叶、昆虫、小型动物为主 |
社会行为 | 群居,群体结构复杂,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
繁殖 | 年龄约3-5岁成熟,妊娠期约5-6个月,每胎1-2只 |
寿命 | 野外约15-20年,人工饲养可达25年以上 |
特点 | 胆大、适应力强、智商高、常与人类接触 |
研究价值 | 是医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实验动物 |
保护现状 | IUCN评估为“无危”,但因栖息地破坏和人类干扰面临威胁 |
恒河猴不仅在生态和科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因其与人类的互动频繁而成为文化与宗教中的象征之一。在印度,恒河猴常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猴冲突日益严重,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人类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