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一、文章总结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魏征写给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篇奏疏,旨在劝诫皇帝在治国理政时应保持谦虚、勤政、慎行的态度。文章以“十思”为核心,提出了十条治国建议,内容涵盖修身、用人、纳谏、节俭、赏罚等方面,体现了儒家“仁政”思想和政治智慧。
魏征以忠直著称,敢于直言进谏,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他作为臣子的忠诚与责任感,也反映了唐初政治清明、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文章语言庄重典雅,逻辑严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部;想要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积累道德和仁义。 |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也。 | 源头不深却希望水流得远,根基不稳固却想树木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安定,我虽然愚昧,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 在处于忧患的时候,必定会诚心对待下属;一旦得志,就容易放纵情感,轻视他人。 |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诚心待人,即使是敌对的人也会成为一体;骄横傲慢,即使是亲人也会形同陌路。 |
今陛下既得天下,惟恐其失之,故思尽其道,以守其国。 | 现在陛下已经取得天下,只怕失去它,所以想尽一切办法来守护国家。 |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 想到高位的危险,就想到要谦逊克制,自我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能容纳百川。 |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 喜欢游玩,就想到以适度为原则;担心松懈懒惰,就想到开始要谨慎,结束要恭敬。 |
伐安逸,思劳谦之益;惧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 厌恶安逸,就想到勤劳谦虚的好处;担心被蒙蔽,就想到虚心听取下级意见。 |
念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滥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 想到谗言邪恶,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排除奸恶;施恩于人,就想到不要因高兴而滥赏;处罚人时,就想到不要因愤怒而滥刑。 |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 总结这十个想法,弘扬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任用,选择好的意见采纳,那么有智慧的人会尽其谋略,勇敢的人会尽其力量,仁慈的人会传播恩惠,诚信的人会献出忠诚。 |
三、结语
《谏太宗十思疏》不仅是魏征对唐太宗的忠告,更是一部关于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通过“十思”,魏征提出了一套系统、全面的治国理念,强调了君主应具备的品德与行为准则。这篇文章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治国经验与道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