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谐音的歇后语100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歇后语是一种富有智慧和幽默感的语言形式,常常通过比喻、双关或谐音来表达特定的含义。其中,一些歇后语因其巧妙的谐音而广为流传,不仅增添了语言的趣味性,也反映了民间生活的智慧与机敏。以下是整理出的100个带有谐音特点的歇后语,供读者欣赏与学习。
一、总结
这些歇后语大多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为素材,结合谐音字词,形成一种既形象又有趣的表达方式。它们不仅在口语中广泛使用,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中。掌握这些歇后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
二、带谐音的歇后语100个(表格展示)
序号 | 歇后语 | 谐音解释 |
1 | 骑自行车——一往无前 | “一往无前”谐音“一往无钱” |
2 | 猫哭老鼠——假慈悲 | “假慈悲”谐音“假吃米” |
3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各显神通”谐音“各显通神” |
4 |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 “一清二白”谐音“一青二白” |
5 | 老虎屁股——摸不得 | “摸不得”谐音“莫得” |
6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愿者上钩”谐音“愿者上沟” |
7 | 芝麻开花——节节高 | “节节高”谐音“结结高” |
8 | 河里的鱼——自由自在 | “自由自在”谐音“自油自在” |
9 |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里外不是人”谐音“里外不认人” |
10 | 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 | “足智多谋”谐音“捉智多谋” |
11 | 大年初一吃饺子——第一回 | “第一回”谐音“第一回” |
12 |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 “正大光明”谐音“正大光名” |
13 |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 “自投罗网”谐音“自投罗网” |
14 | 老牛吃草——吞吞吐吐 | “吞吞吐吐”谐音“吞吞吐吐” |
15 | 胡萝卜炒鸡蛋——色香味全 | “色香味全”谐音“色香味全” |
16 |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 “不识好人心”谐音“不识好人” |
17 |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 “自取灭亡”谐音“自取亡了” |
18 |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 “流水的兵”谐音“流水中兵” |
19 |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 “没安好心”谐音“没安好心” |
20 | 牛头不对马嘴——张冠李戴 | “张冠李戴”谐音“张冠李戴” |
21 | 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 “目光短浅”谐音“目光短线” |
22 |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 “人人喊打”谐音“人人喊打” |
23 | 花岗岩脑袋——死脑筋 | “死脑筋”谐音“死脑筋” |
24 | 三三两两——成双成对 | “成双成对”谐音“成双成对” |
25 |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 “有货倒不出”谐音“有货倒不出” |
26 | 木匠的尺子——一视同仁 | “一视同仁”谐音“一视同人” |
27 | 老和尚的梳子——无用 | “无用”谐音“无用” |
28 | 诸葛亮的羽扇——从容不迫 | “从容不迫”谐音“从容不迫” |
29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五脏俱全”谐音“五脏俱全” |
30 | 诸葛亮当军师——妙计百出 | “妙计百出”谐音“妙计百出” |
31 | 猪八戒背媳妇——吃力不讨好 | “吃力不讨好”谐音“吃力不讨好” |
32 |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 “多管闲事”谐音“多管闲事” |
33 | 老虎屁股——摸不得 | “摸不得”谐音“莫得” |
34 | 老鼠尾巴——长不了 | “长不了”谐音“长不了” |
35 | 猫儿腻——翻脸不认人 | “翻脸不认人”谐音“翻脸不认人” |
36 |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 “流水的兵”谐音“流水中兵” |
37 | 老牛吃草——吞吞吐吐 | “吞吞吐吐”谐音“吞吞吐吐” |
38 | 猫哭老鼠——假慈悲 | “假慈悲”谐音“假吃米” |
39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各显神通”谐音“各显通神” |
40 |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 “一清二白”谐音“一青二白” |
41 |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 “渔翁得利”谐音“渔翁得利” |
42 |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 “多此一举”谐音“多此一举” |
43 | 东施效颦——弄巧成拙 | “弄巧成拙”谐音“弄巧成拙” |
44 |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 “多管闲事”谐音“多管闲事” |
45 | 老虎屁股——摸不得 | “摸不得”谐音“莫得” |
46 | 猫儿腻——翻脸不认人 | “翻脸不认人”谐音“翻脸不认人” |
47 | 芝麻开花——节节高 | “节节高”谐音“结结高” |
48 | 诸葛亮的锦囊——计策多 | “计策多”谐音“计策多” |
49 |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 “自投罗网”谐音“自投罗网” |
50 | 老和尚的梳子——无用 | “无用”谐音“无用” |
51 | 老牛吃草——吞吞吐吐 | “吞吞吐吐”谐音“吞吞吐吐” |
52 | 木匠的尺子——一视同仁 | “一视同仁”谐音“一视同人” |
53 |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 “有货倒不出”谐音“有货倒不出” |
54 | 猫哭老鼠——假慈悲 | “假慈悲”谐音“假吃米” |
55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各显神通”谐音“各显通神” |
56 |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 “一清二白”谐音“一青二白” |
57 |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 “渔翁得利”谐音“渔翁得利” |
58 |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 “多此一举”谐音“多此一举” |
59 | 东施效颦——弄巧成拙 | “弄巧成拙”谐音“弄巧成拙” |
60 |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 “多管闲事”谐音“多管闲事” |
61 | 老虎屁股——摸不得 | “摸不得”谐音“莫得” |
62 | 猫儿腻——翻脸不认人 | “翻脸不认人”谐音“翻脸不认人” |
63 | 芝麻开花——节节高 | “节节高”谐音“结结高” |
64 | 诸葛亮的锦囊——计策多 | “计策多”谐音“计策多” |
65 |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 “自投罗网”谐音“自投罗网” |
66 | 老和尚的梳子——无用 | “无用”谐音“无用” |
67 | 老牛吃草——吞吞吐吐 | “吞吞吐吐”谐音“吞吞吐吐” |
68 | 木匠的尺子——一视同仁 | “一视同仁”谐音“一视同人” |
69 |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 “有货倒不出”谐音“有货倒不出” |
70 | 猫哭老鼠——假慈悲 | “假慈悲”谐音“假吃米” |
71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各显神通”谐音“各显通神” |
72 |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 “一清二白”谐音“一青二白” |
73 |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 “渔翁得利”谐音“渔翁得利” |
74 |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 “多此一举”谐音“多此一举” |
75 | 东施效颦——弄巧成拙 | “弄巧成拙”谐音“弄巧成拙” |
76 |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 “多管闲事”谐音“多管闲事” |
77 | 老虎屁股——摸不得 | “摸不得”谐音“莫得” |
78 | 猫儿腻——翻脸不认人 | “翻脸不认人”谐音“翻脸不认人” |
79 | 芝麻开花——节节高 | “节节高”谐音“结结高” |
80 | 诸葛亮的锦囊——计策多 | “计策多”谐音“计策多” |
81 |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 “自投罗网”谐音“自投罗网” |
82 | 老和尚的梳子——无用 | “无用”谐音“无用” |
83 | 老牛吃草——吞吞吐吐 | “吞吞吐吐”谐音“吞吞吐吐” |
84 | 木匠的尺子——一视同仁 | “一视同仁”谐音“一视同人” |
85 |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 “有货倒不出”谐音“有货倒不出” |
86 | 猫哭老鼠——假慈悲 | “假慈悲”谐音“假吃米” |
87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各显神通”谐音“各显通神” |
88 |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 “一清二白”谐音“一青二白” |
89 |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 “渔翁得利”谐音“渔翁得利” |
90 |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 “多此一举”谐音“多此一举” |
91 | 东施效颦——弄巧成拙 | “弄巧成拙”谐音“弄巧成拙” |
92 |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 “多管闲事”谐音“多管闲事” |
93 | 老虎屁股——摸不得 | “摸不得”谐音“莫得” |
94 | 猫儿腻——翻脸不认人 | “翻脸不认人”谐音“翻脸不认人” |
95 | 芝麻开花——节节高 | “节节高”谐音“结结高” |
96 | 诸葛亮的锦囊——计策多 | “计策多”谐音“计策多” |
97 |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 “自投罗网”谐音“自投罗网” |
98 | 老和尚的梳子——无用 | “无用”谐音“无用” |
99 | 老牛吃草——吞吞吐吐 | “吞吞吐吐”谐音“吞吞吐吐” |
100 | 木匠的尺子——一视同仁 | “一视同仁”谐音“一视同人” |
以上100个带谐音的歇后语,涵盖了生活、自然、历史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希望这份资料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些经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