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症状】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简称CHPS)是一种常见于新生儿期的胃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幽门部位肌肉增厚,导致胃内容物无法顺利进入十二指肠。该病多发于男婴,尤其是出生后2-8周的婴儿。以下是对该病症状的总结与分析。
一、主要症状
1. 呕吐
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喷射性呕吐,通常在出生后2-4周开始出现,且逐渐加重。呕吐物多为乳汁,不含胆汁,可能伴有奶块。
2. 体重不增或减轻
由于频繁呕吐,婴儿摄入不足,常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或体重下降。
3. 腹部膨隆
胃部因食物滞留而膨胀,触诊时可触及“橄榄样肿块”,位于右上腹。
4.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低钾血症等,表现为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哭声无力等。
5. 饥饿感增强
婴儿因无法有效进食,常表现出强烈的饥饿感,但进食后仍会呕吐。
6. 其他表现
少数患儿可能出现便秘、烦躁不安、黄疸等症状。
二、典型症状对比表
症状名称 | 表现描述 | 发生时间 | 是否常见 |
喷射性呕吐 | 吐出物呈喷射状,不含胆汁 | 出生后2-8周 | 是 |
体重不增 | 体重增长缓慢或下降 | 逐渐发展 | 是 |
腹部膨隆 | 胃部明显膨胀,可触及“橄榄样”肿块 | 出生后2-6周 | 是 |
脱水 | 皮肤弹性差、尿少、哭无泪 | 长期呕吐后 | 否 |
饥饿感增强 | 表现出频繁进食欲望,但进食后仍呕吐 | 持续存在 | 是 |
黄疸 | 少见,可能与营养不良有关 | 少数病例 | 否 |
三、注意事项
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诊断通常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若怀疑此病,应尽早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预后一般良好。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该病虽然常见,但其症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