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时十日并出原文及翻译】一、
“尧时十日并出”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段著名故事,出自《淮南子·本经训》等古籍。该故事讲述了上古时期,天帝因某种原因让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导致大地干旱、民不聊生。最终,英雄后羿挺身而出,射落九个太阳,拯救苍生。
这一传说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想象与解释,也体现了先民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和对自然灾害的抗争精神。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中关于天人关系、自然力量与人类意志的重要象征。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 尧的时候,十个太阳一起出现,晒焦了庄稼,枯死了草木,百姓无处觅食。 |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等妖兽都成为百姓的祸患。 |
“尧乃使羿射九日,落为沃焦。” | 尧于是派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剩下的一个太阳落在了干涸的土地上。 |
“杀九婴,斩修蛇,而为民除害。” | 后羿杀死了九婴,斩断了修蛇,为百姓除去祸害。 |
“于是天下平定,人民安乐。” | 从此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
三、文化意义简述
“尧时十日并出”的故事不仅是神话,更是一种历史记忆的象征。它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灾难的恐惧与应对方式,同时也塑造了后羿作为英雄的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敢与智慧。
此外,这个故事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天道运行的理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神话的形式,古人将自然现象人格化,赋予其道德和伦理意义,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
如需进一步探讨此故事在文学、哲学或民俗中的影响,可继续深入研究相关文献与地方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