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嘌醇:】别嘌醇(Allopurinol)是一种常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来减少尿酸的生成。它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长期控制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发作以及处理某些类型的肾结石。
一、别嘌醇的基本信息
项目 | 内容 |
药物名称 | 别嘌醇 |
英文名 | Allopurinol |
药品类别 | 抗痛风药/尿酸合成抑制剂 |
作用机制 |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 |
适应症 | 高尿酸血症、痛风、肾结石(含尿酸者) |
常见副作用 | 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肝功能异常等 |
禁忌症 | 对本品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使用 |
用法用量 | 通常每日一次,剂量根据病情调整 |
二、别嘌醇的临床应用
别嘌醇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高尿酸血症:长期服用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防止痛风反复发作。
2. 痛风急性发作期的预防:虽然不能缓解急性症状,但能减少复发频率。
3. 肾结石治疗:对于由尿酸结晶形成的肾结石,别嘌醇有助于预防结石再生。
4. 化疗后尿酸升高:在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时,别嘌醇可预防因细胞大量破坏导致的尿酸升高。
三、使用注意事项
- 别嘌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 初次使用时可能出现“痛风样反应”,即原有痛风部位出现短暂疼痛,这可能是由于尿酸水平下降引发的。
- 长期使用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尿酸水平。
- 与某些药物(如硫唑嘌呤、巯嘌呤)合用时可能增加毒性风险,需避免联用。
四、总结
别嘌醇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药物之一,其核心作用在于抑制尿酸生成。尽管疗效显著,但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个体差异和潜在副作用。合理用药、定期复查是确保疗效和安全的关键。
总结要点 | 内容 |
主要用途 | 控制尿酸、预防痛风发作、治疗尿酸性肾结石 |
作用机制 |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 |
使用建议 | 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
注意事项 | 避免与某些药物联用,初用可能有短暂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