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墙及肩的词语解释赐墙及肩的词语解释是什么】“赐墙及肩”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地位差距。这个成语虽然不常见,但其含义明确,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一、词语解释总结
词语 | 赐墙及肩 |
拼音 | cì qiáng jí jiān |
出处 | 出自《礼记·曲礼上》:“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无故以离者,皆是也。……夫子曰:‘赐墙及肩,犹未能也。’” |
含义 | 原意指孔子评价弟子子贡(字赐)的学问和修养尚有不足,只能达到“墙及肩”的高度,比喻学识或能力尚未达到高深境界。后引申为对他人能力或成就的评价,表示对方虽有一定水平,但仍不够全面或深入。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评价他人在某方面的表现或能力,带有谦虚或委婉的语气。 |
近义词 | 才疏学浅、力所不及、才力不逮 |
反义词 | 博古通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
二、详细解析
“赐墙及肩”最早出自《礼记·曲礼上》,是孔子对弟子子贡的评价。原文中提到:“夫子曰:‘赐墙及肩,犹未能也。’”意思是说,子贡虽然已经有一定的学识和修养,但还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就像墙只到肩膀一样,尚有余地未达顶峰。
后来,“赐墙及肩”被引申为一种对他人能力的委婉评价,常用于表达对他人虽有才华但仍有提升空间的看法。这一成语在现代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历史或学术文章中仍可见到。
三、使用示例
1. 文学语境:
“他虽已颇有才学,但与前辈相比,仍属‘赐墙及肩’,尚需继续努力。”
2. 教育场景:
“这位学生的表现不错,但距离真正的精通,还有一点‘赐墙及肩’的差距。”
3. 日常对话:
“你这方案不错,但若再深入一点,就更完美了,目前还算是‘赐墙及肩’。”
四、结语
“赐墙及肩”虽然是一个较为冷门的成语,但它承载着古代儒家思想中对学习和修养的态度,体现了古人对自我认知和他人评价的严谨态度。在现代语境中,它更多地被用来表达一种谦逊而客观的评价方式,适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表达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典故,可参考《礼记》《论语》等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