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杜甫赏析】《野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秋日黄昏时分的山野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感慨。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诗歌中常见的忧国忧民情怀与自然审美相结合的特点。
一、
《野望》以“望”为线索,描写了诗人登高远眺所见之景,包括山林、夕阳、归鸟、牧人等自然元素。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情感深沉而含蓄。
二、诗歌结构分析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杜甫(唐代) |
体裁 | 五言律诗 |
题目含义 | “野望”意为在野外远望,表达诗人登高远眺、观景抒怀的情感 |
首联 |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点明时间与地点,表达孤寂心情 |
颔联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秋日山野的壮丽景色 |
颈联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尾联 |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抒发对现实的感慨与隐逸之志 |
三、艺术特色
1. 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茫、静谧的氛围。
2. 语言凝练:用词简练,富有画面感,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极具视觉冲击力。
3. 情感真挚:诗中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动人。
4. 情景交融:自然景物与诗人情感紧密结合,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效果。
四、思想内涵
《野望》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它反映了杜甫在动荡年代中的精神状态,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长歌怀采薇”一句,借用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五、总结
《野望》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一首代表作,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沉的思想感情,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