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黄犬是什么意思】“东门黄犬”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历史典故,常用来比喻人失去权势后的悲惨境遇,或表达对昔日荣华的追忆与感慨。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故事,下面将从来源、含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成语来源
“东门黄犬”出自《史记·李斯列传》。故事讲的是秦朝丞相李斯在赵高与胡亥的合谋下被诬陷,最终被处死。临刑前,李斯感叹道:“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意思是说,他后悔当初没有选择过平凡的生活,如今连牵黄犬、追兔子的简单日子都成了奢望。
二、成语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东门黄犬 |
拼音 | dōng mén huáng quǎn |
出处 | 《史记·李斯列传》 |
含义 | 比喻失去权势后,连最普通的生活都无法享受,也表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达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 |
近义词 | 世态炎凉、物是人非、悔不当初 |
反义词 | 安享太平、荣华富贵 |
三、成语用法示例
1. 李斯虽位极人臣,但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临死前发出“东门黄犬”的哀叹,令人唏嘘。
2. 如今他官场失意,想起当年在家乡牵黄犬、追兔子的日子,不禁感慨万千,真是“东门黄犬”啊。
四、文化意义
“东门黄犬”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体现。它提醒人们,权力和地位虽然重要,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内心的满足与自由。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深刻反思。
五、总结
“东门黄犬”作为一句经典成语,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珍惜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人物或类似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