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蜉蝣原文及翻译】《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语言质朴。其中《蜉蝣》是《国风·曹风》中的一篇,以其简短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古人对生命短暂与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
一、原文总结
《蜉蝣》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以“蜉蝣”为意象,借其朝生暮死的特点,抒发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叹。诗中通过描写蜉蝣的渺小与脆弱,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 蜉蝣的翅膀,像衣裳一样整齐美丽。 |
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 我心中充满忧愁,何处才是我的归宿? |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 蜉蝣的翅膀,光彩夺目如服饰。 |
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 我心中充满忧愁,何处才是我的安息之所? |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 蜉蝣在土中钻出,身披白如雪的衣裳。 |
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 我心中充满忧愁,何处才是我的归宿? |
三、文章总结
《蜉蝣》虽短,却意境深远。诗中以蜉蝣这一微小生物为切入点,通过对它短暂生命的描绘,引发人们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诗中的“心之忧矣”反复出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迷茫,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人生意义的追问。
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哲学意味,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感悟生命。虽然时代不同,但这种对生命短暂的感悟,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结语:
《诗经·蜉蝣》是一首富有哲思的短诗,通过蜉蝣的形象,传达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体会。它不仅是古代先民情感的写照,也为后人提供了思考人生意义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