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 一是"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攻错)" 二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释义: “攻”指琢磨。
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出自典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词源于《诗·小雅·鹤鸣》。
表面的意思是说,别的山上石头可以作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
后喻指他人的做法或意见能够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
邵雍是北宋鸿儒,一代易学大师。
他认为在修身处世方面同样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把遇到的侵犯欺凌比作砺石,把品行高尚的人比作美玉。
因为要成就美玉必然需要经过砺石的琢磨才行,以此看来,所谓的侵犯欺凌就成为了使自己磨炼成为“美玉”的好事。
邵雍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释道(译文):玉,是温润的物品,如果用两块玉石来互相琢磨,肯定磨不成美玉。
必须得用粗糙的砺石,这样才能磨出美玉。
【汉语文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汉语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 【词语解释】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字词解释】攻:琢磨。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成语可以有两种说法: 一是"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攻错)" 二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攻,磨治。
错,磨刀石。
玉:美好珍宝。
意思是别座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制作治玉的磨石;也可以用来制成美好珍宝。
意思可引申为"借助外力,改己缺失。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出处 鹤 鸣 【诗经·小雅·彤弓之什】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宅萚。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九皋:皋,沼泽。
九皋,九折之泽。
萚(音拓):草木脱落的皮叶。
一说木名。
它山:一说山名。
错:石也,可以琢玉。
一说锋利。
榖:木名。
楮树;构树,皮可制纸。
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正如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
后因以“他山之石”喻指能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的外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