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声声的出处是哪里】“杜宇声声”这一表达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寓意深远,多用于描写春景或哀思。它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该句原为“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其中“望帝”即古代蜀国的君主杜宇,传说他死后化为杜鹃鸟,悲啼不止,因此“杜宇”也常被用来代指杜鹃鸟。
一、
“杜宇声声”这一意象源自古代神话与文学传统,最早见于《锦瑟》这首诗。杜宇作为古蜀国的帝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其叫声凄厉,象征着离别、哀愁与思念。后人常以“杜宇声声”来渲染一种忧伤、寂寞的氛围,尤其在春天时节,更添几分诗意与情感。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 |
原文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杜宇”含义 | 古蜀国君主,死后化为杜鹃鸟 |
“杜宇声声”的意思 | 杜鹃鸟的鸣叫,象征哀愁、离别与思念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诗词中,描绘春景、哀思、离情别绪等 |
常见诗歌 | 《锦瑟》(李商隐)、《春望》(杜甫)等 |
三、补充说明
虽然“杜宇声声”并非直接出现在某一首诗中,但“望帝托杜鹃”的典故广为流传,成为文人墨客常用的意象。杜鹃鸟的叫声在古代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往往与悲伤、怀念之情相关联。因此,“杜宇声声”虽非一个固定词组,却已成为表达深情的一种文学表达方式。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杜宇声声”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在文学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意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