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重点字词整理。详细点】《指南录后序》是南宋文天祥所作的一篇散文,记述了他被元军俘虏后辗转南归的艰难历程,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坚贞不屈的精神。文章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学习古文的重要篇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本文对其中的重点字词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
一、重点字词总结
序号 | 字词 | 读音 | 释义 | 用法/句中意思 | 出处 | 备注 |
1 | 予 | yú | 我 | 人称代词 |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古文中常用“予”表示“我” |
2 | 除 | chú | 授予官职 | 动词 |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表示任命或升官 |
3 | 右丞相 | yòu chéng xiàng | 官职名 | 名词 |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南宋时期重要官职 |
4 | 兼 | jiān | 同时担任 | 副词 |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表示兼任多个职位 |
5 | 检 | jiǎn | 查看、检查 | 动词 | “检天下之图籍” | 引申为查阅资料 |
6 | 图籍 | tú jí | 地图和文献 | 名词 | “检天下之图籍” | 指国家的地理和历史资料 |
7 | 置 | zhì | 放置 | 动词 | “置之怀中” | 表示把东西放在某处 |
8 | 蒙 | méng | 蒙受 | 动词 | “蒙恩召” | 表示受到皇恩 |
9 | 诏 | zhào | 皇帝的命令 | 名词 | “诏书至” | 指皇帝下达的文书 |
10 | 报 | bào | 回复 | 动词 | “报以书” | 表示回信或回应 |
11 | 逆 | nì | 迎接 | 动词 | “逆战于京口” | 指迎战敌人 |
12 | 战 | zhàn | 战斗 | 名词 | “逆战于京口” | 表示作战地点 |
13 | 遂 | suí | 于是 | 副词 | “遂与之俱” | 表示承接上文的结果 |
14 | 俱 | jù | 一起 | 副词 | “遂与之俱” | 表示一同行动 |
15 | 拘 | jū | 拘押 | 动词 | “被拘于元营” | 表示被囚禁 |
16 | 元 | yuán | 元朝 | 名词 | “被拘于元营” | 指当时的统治者 |
17 | 亡 | wáng | 死亡 | 动词 | “国亡” | 表示国家灭亡 |
18 | 疾 | jí | 快速 | 形容词 | “疾走” | 表示迅速移动 |
19 | 径 | jìng | 直接 | 副词 | “径趋扬州” | 表示直接前往 |
20 | 扬州 | yáng zhōu | 地名 | 名词 | “径趋扬州” | 南宋时期的军事重镇 |
二、重点虚词解析
虚词 | 读音 | 释义 | 用法 | 例句 | 出处 |
之 | zhī | 的、他、这 | 结构助词 / 代词 | “予之官”、“之”指代前文内容 |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以 | yǐ | 用、凭借 | 介词 / 连词 | “报以书”、“以死自誓” | “报以书”、“以死自誓” |
于 | yú | 在、向 | 介词 | “逆战于京口”、“被拘于元营” | “逆战于京口” |
而 | ér | 并且、但是 | 连词 | “遂与之俱而行” | “遂与之俱而行” |
乃 | nǎi | 就、却 | 副词 | “乃知其不可” | “乃知其不可” |
三、特殊句式与语法现象
1. 宾语前置
- 例:“何以知之?”(怎么知道的?)
- 说明:疑问代词“何”作宾语,提前至动词“以”之前。
2. 省略句
- 例:“见大王。”(看见大王。)
- 说明:省略主语“吾”或“臣”,根据上下文可推知。
3. 被动句
- 例:“被拘于元营。”(被元朝拘押在军营。)
- 说明:“被”表被动,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四、总结
《指南录后序》作为一篇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散文,不仅在思想内容上具有深远影响,在语言表达上也体现出丰富的古汉语特点。通过对文中重点字词、虚词及句式的梳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与作者的情感。掌握这些内容,对于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增强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