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胡马度阴山什么意思】“不教胡马度阴山”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出塞》中的诗句,原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表达了边关将士誓死守卫国土、不让外敌入侵的决心和气魄。
一、诗句背景与含义总结
“不教胡马度阴山”字面意思是:不让北方的胡人骑兵越过阴山。这里的“胡马”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的战马,“阴山”是古代重要的边防要地,位于今中国北方,是抵御外敌的重要屏障。
整句诗的意思是:只要像李广那样的良将还在,就不会让敌军越过关隘,侵犯中原。
二、词语解释
词语 | 解释 |
不教 | 不让、不允许 |
胡马 | 北方游牧民族的战马 |
度 | 越过、渡过 |
阴山 | 中国古代边防要地,位于今内蒙古一带 |
三、诗句出处与作者简介
- 出处:王昌龄《出塞》
- 作者:王昌龄(约698年-756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以描写边疆战争、将士情怀的作品著称。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朝国力强盛时期,但也反映出当时边疆战事频繁,将士戍边艰苦的现实。
四、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意义
1. 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边疆稳固的期望。
2. 英雄崇拜:借“飞将”李广来寄托对良将的渴望。
3. 历史反思:通过回顾秦汉时期的边防,暗示当朝应加强国防建设。
五、现代解读与应用
在现代社会,“不教胡马度阴山”可以引申为:
- 国家安全意识: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 责任担当:比喻有责任感的人或组织,坚决防止外部势力侵害。
- 文化象征:成为中华文化中捍卫边疆、抵御外侮的精神象征。
六、总结
“不教胡马度阴山”是一句富有历史感和民族精神的诗句,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将士的英勇与忠诚,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外敌入侵的坚定立场。如今,这句诗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珍惜和平、守护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