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曲高和寡】“曲高和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很少”。它常用来形容作品或言论高深难懂,能够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这个成语源自《文选·宋玉对楚王问》中的典故,后来被广泛用于文学、艺术、政治等领域,用以评价作品的高雅程度与受众的接受能力之间的差距。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曲高和寡 |
拼音 | qū gāo hé guǎ |
出处 |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 |
字面意思 | 曲调高雅,能跟唱的人少 |
引申含义 | 作品或言论高深,难以被大众理解和接受 |
使用场景 | 文学、艺术、政治、教育等 |
常见用法 | “他的文章曲高和寡,只有少数人能看懂。” |
二、成语来源解析
“曲高和寡”最早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宋玉对楚王的答复。楚王问宋玉为何自己的作品不受欢迎,宋玉回答说:“夫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思是说,曲调越高雅,能应和的人就越少。这其实是一种委婉的解释,暗示自己作品的高雅并非问题所在,而是听众的水平有限。
三、成语的现实意义
1. 艺术创作的挑战
在艺术创作中,“曲高和寡”往往意味着创作者追求高度的艺术性,但可能牺牲了大众的接受度。这种现象在现代艺术、先锋文学、实验音乐等领域尤为常见。
2. 思想与表达的分层
在思想传播中,“曲高和寡”也反映出不同群体对同一话题的理解差异。某些观点或理论虽然深刻,但因语言晦涩、逻辑复杂而难以普及。
3. 社会认知的差异
这个成语还反映了社会中知识阶层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认知鸿沟。有时候,越是高深的思想,越容易被误解或忽视。
四、成语的使用建议
使用场合 | 推荐说法 | 备注 |
艺术评论 | 他的画风独特,曲高和寡 | 强调艺术风格的高雅 |
文学批评 | 这部小说过于晦涩,曲高和寡 | 表达阅读难度大 |
政治评论 | 他的政策理念曲高和寡,难以落地 | 指政策脱离实际 |
教育领域 | 学生基础薄弱,难以理解该课程内容 | 避免直接批评学生 |
五、总结
“曲高和寡”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反映。它揭示了高雅与通俗之间的张力,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深度的同时,不应忽视传播的广度。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思想表达,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价值传递。
如需进一步探讨“曲高和寡”在当代社会的应用或与其他成语的对比,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