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咏喇叭重点句子】《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散曲家王磐创作的一首讽刺性作品,通过描写喇叭的吹奏声,揭露了官吏欺压百姓、横征暴敛的腐败现象。全曲语言生动,讽刺辛辣,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以下是对该曲中重点句子的总结与分析:
一、重点句子总结
句子 | 出处 | 含义与作用 |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 开篇 | 描写喇叭声音虽小,但音量却很大,暗示其虚张声势,为后文讽刺做铺垫。 |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 第二句 | 指出官府船只往来频繁,而喇叭的声音被用来抬高官威,揭示其虚伪和滥用权力。 |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 第三句 | 表现喇叭声对士兵和百姓的压迫感,说明其带来的恐惧与不安。 |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 第四句 | 质问在混乱中如何分辨真假,表达对社会黑暗与是非不分的不满。 |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 结尾 | 形象地描绘喇叭声带来的破坏,最终导致家庭破碎、人亡财尽,极具讽刺意味。 |
二、内容分析
《朝天子·咏喇叭》以“喇叭”为切入点,借物讽世,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与不公。作者通过对喇叭声音的夸张描写,表现出其在官场中的“权威”与“威慑力”,实际上却是虚张声势、欺压百姓的表现。
这首曲子语言通俗易懂,却又寓意深刻,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权贵的愤慨。同时,它也反映了明代中期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及文人对现实的批判态度。
三、结语
《朝天子·咏喇叭》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强的散曲,更是一篇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作品。通过对喇叭这一微小事物的描写,反映出整个社会的腐败与黑暗。其语言简练、讽刺犀利,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深思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