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东隅失之桑榆意思】“得之东隅,失之桑榆”是一句出自《后汉书·冯异传》的成语,原意是:在东方得到了好处,却在西方失去了利益。后来引申为:虽然在某一方面获得了成功或利益,但在另一方面却遭受了损失或失败。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得失并存,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全面考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影响。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得之东隅,失之桑榆 |
出处 | 《后汉书·冯异传》 |
原意 | 在东方得到好处,在西方失去利益 |
引申义 | 虽有收获,但也有损失;得失并存 |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因某种行为带来的正面与负面结果同时存在 |
二、实际应用举例
情境 | 描述 | 成语应用 |
商业投资 | 某公司通过一项新业务获得利润,但导致其他传统业务下滑 | 得之东隅,失之桑榆 |
学习生活 | 学生为了考试临时抱佛脚,成绩提高,但忽略了平时积累 | 得之东隅,失之桑榆 |
政治决策 | 政府为了经济发展推行某些政策,但引发了社会问题 | 得之东隅,失之桑榆 |
三、总结
“得之东隅,失之桑榆”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在面对选择和行动时,需要权衡利弊,避免因小失大。无论是在个人发展、企业管理还是国家治理中,都应注重整体平衡,做到“有所得,亦有所失”。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现实中做出更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对成语的理解与实际应用场景的分析,旨在提供清晰、易懂的解释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