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身碎骨的意思】“粉身碎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为了某种信念、理想或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甚至身体被彻底毁灭。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悲壮色彩,通常用于赞美那些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人物。
在日常使用中,“粉身碎骨”不仅仅指字面上的“身体破碎”,更强调精神上的奉献与牺牲。它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历史叙述以及英雄人物的描述中,表达一种崇高的牺牲精神。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粉身碎骨 |
拼音 | fěn shēn suì gǔ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臣愿为天下之民,粉身碎骨以报国家。” |
含义 | 形容为实现理想、信仰或大义而甘愿献出生命,甚至身体被粉碎。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尤其是文学和历史类文章中。 |
情感色彩 | 带有强烈的悲壮、崇高情感,多用于褒义。 |
二、常见用法举例
1. 烈士事迹:
“他为了保卫国家,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2. 文学作品:
“诗人写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 现代语境:
“面对困难,他选择粉身碎骨也要完成任务。”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舍生忘死、赴汤蹈火、视死如归 |
反义词 | 贪生怕死、苟且偷生、保全性命 |
四、总结
“粉身碎骨”不仅是一个形象化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了人类在面对强权、压迫或重大使命时所展现出的坚定意志和无私奉献。无论是古代英雄还是现代楷模,这一成语都在提醒我们:真正的勇气,往往来自于对理想的坚持和对责任的担当。
通过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汉语词汇,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