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品种三七有几种】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是五加科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实际种植和使用过程中,三七根据其来源、形态、产地以及栽培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品种。了解这些品种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和应用三七。
一、三七的主要品种分类
1. 按来源分类
- 野生三七:自然生长于山林中的三七,品质较高,但产量少,价格昂贵。
- 家种三七:人工栽培的三七,产量高,质量稳定,是目前市场上的主要供应来源。
2. 按形态分类
- 圆三七:根部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坚实,表面光滑。
- 扁三七:根部较扁平,常见于生长环境较为松软的土壤中。
- 鸡头三七:根部顶端分叉如鸡头状,常见于云南文山地区。
3. 按产地分类
- 云南文山三七:中国最著名的三七产地,品质最优,被称为“文山三七”。
- 广西三七:产自广西部分地区,品质略逊于云南三七。
- 贵州三七:主要分布在贵州南部,质量中等。
4. 按加工方式分类
- 生三七:未经炮制的原药材,多用于煎煮。
- 熟三七:经过蒸煮、晒干等处理后的三七,常用于丸剂或粉末制剂。
- 三七粉:将三七研磨成细粉,便于服用。
二、三七品种对比表
分类方式 | 品种名称 | 特点说明 | 产地 | 药用价值 |
来源 | 野生三七 | 自然生长,品质高,产量少 | 山林地带 | 高 |
家种三七 | 人工栽培,产量大,品质稳定 | 各地种植区 | 中高 | |
形态 | 圆三七 | 根部圆润,质地坚实 | 多地 | 中高 |
扁三七 | 根部扁平,多见于松软土壤 | 多地 | 中 | |
鸡头三七 | 根部顶端分叉如鸡头,常见于云南 | 云南文山 | 高 | |
产地 | 云南文山三七 | 最著名品种,品质最佳 | 云南文山 | 极高 |
广西三七 | 品质次于云南,产量较大 | 广西 | 中 | |
贵州三七 | 质量中等,分布较广 | 贵州 | 中 | |
加工方式 | 生三七 | 未加工,多用于煎煮 | 全国 | 高 |
熟三七 | 经过蒸煮处理,适合丸剂或粉末 | 全国 | 中高 | |
三七粉 | 粉末形式,便于服用 | 全国 | 中 |
三、总结
三七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品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划分为多个类型。其中,云南文山三七因其品质优良而备受推崇,而家种三七则因产量稳定成为市场主流。无论是野生还是家种,不同形态和加工方式的三七在药效和用途上各有侧重。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