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是什么意思】“石破天惊”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石头从山顶滚落,惊动了天空。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事情非常惊人、出乎意料,具有极大的震撼力或冲击力。它常用于描述某些重大事件、言论或成就,让人感到震惊和意外。
一、
“石破天惊”最早出自唐代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原句描绘的是神话中女娲炼石补天时,石头崩裂,惊动了天空,下起了秋雨。后人将此引申为形容事情极其惊人、令人震撼,多用于文学、新闻、评论等领域,表示某种突破性、颠覆性的现象或事件。
该成语在现代使用中,既可以形容正面的、积极的事件(如科技突破、艺术创新),也可以用于负面事件(如灾难、丑闻)。但无论正负,其核心含义都是“出人意料、震撼人心”。
二、表格形式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石破天惊 |
| 出处 | 唐代李贺《李凭箜篌引》 |
| 原意 | 石头从山顶滚落,惊动天空 |
| 引申义 | 形容事情非常惊人、出人意料、震撼人心 |
| 使用场景 | 文学、新闻、评论、演讲等场合 |
| 正面用法 | 科技突破、艺术成就、重大发现等 |
| 负面用法 | 灾难事件、丑闻、突发事件等 |
| 语法结构 | 动宾结构(石破 + 天惊) |
| 近义词 | 惊世骇俗、轰动一时、出人意料 |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
三、结语
“石破天惊”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更是一种对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中重大事件的高度概括。它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是褒义还是贬义,但无论如何,它都传递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与影响力。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