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曝十寒的解释】“一曝十寒”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意是指晒一天太阳,冻十天,比喻学习或做事没有恒心,常常中断,不能坚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学习或工作时态度不专一,缺乏持续的努力。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一曝十寒 | 
| 拼音 | yī pù shí hán | 
| 出处 | 《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 释义 | 比喻学习或做事没有恒心,常常中断,不能坚持。 | 
| 近义词 | 半途而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 反义词 |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等场合 | 
二、成语故事
“一曝十寒”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在论述学习的重要性时,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只晒一天太阳,却要经历十天的寒冷,它也无法存活。这说明了学习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不能忽冷忽热,否则难以成功。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一曝十寒”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在学习新技能或培养习惯时,往往开始热情高涨,但很快便失去兴趣,导致计划失败。这种状态不仅影响个人成长,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为了避免“一曝十寒”,我们需要:
- 制定合理的学习或工作计划;
- 保持持续的动力和兴趣;
- 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半途而废。
四、总结
“一曝十寒”虽然字面看似简单,但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提醒我们: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努力,而不是一时的热情。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实现目标。
关键词:一曝十寒、孟子、学习、坚持、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