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非命原文及翻译】一、
《墨子·非命》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针对当时流行的“命定论”所提出的一种反驳性文章。在《非命》篇中,墨子认为人的命运并非由天命决定,而是与个人的努力、行为密切相关。他主张“力行”、“尚贤”、“节用”等理念,强调通过个人的实践和道德修养来改变人生轨迹。
墨子反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命定论”思想,认为如果人们相信一切皆由天命决定,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导致社会停滞不前。因此,他主张“非命”,即否定宿命论,提倡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理想。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命者,言其所生,而不知其所自生也。” | 命,是指人们所说的生命来源,但不知道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
| “夫命之为言,犹言‘无有’也。” | 所谓“命”,其实就等于“没有”。 |
| “今使人为其身,而不得利,又不能为其身,而得利。” | 现在让人为自己做事,却得不到好处;又不能为自己做事,却得到好处。 |
| “是故,圣人不贵命,不贵事,贵农事。” | 因此,圣人不看重命运,也不看重事情,只重视农事。 |
| “是以君子务本,修德以求福,修罪以避祸。” | 所以君子注重根本,修养品德以求福,修正过错以避祸。 |
| “今也,民之命,不若禽兽之命。” | 现在百姓的命运,不如禽兽的命运。 |
| “彼以命为故,而不务其事,故有乱。” | 那些把命运当作理由而不努力做事的人,就会导致混乱。 |
| “故曰:‘命者,亡也。’” | 所以说:“命,就是没有。” |
三、总结
《墨子·非命》通过批判“命定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责任,主张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善人生和社会。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也为后世提供了关于人生价值与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墨子的思想虽然带有时代局限,但他对“人力”与“努力”的重视,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