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预习

2025-07-07 03:23:57

问题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预习,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一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03:23:57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预习】一、课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通常指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草原》一课。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作者第一次来到内蒙古草原时所看到的美丽风光和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表达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美。

主要

1. 文章结构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描写草原的广阔、美丽,以及天空的明朗。

- 第二部分:描写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接待,包括他们的服饰、饮食、歌舞等。

- 第三部分:表达作者对草原和蒙古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2. 写作特点

- 语言优美,多用比喻和拟人手法。

- 情感真挚,充满对自然和民族的热爱。

- 描写细致,画面感强。

3.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草原的自然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祖国边疆的美丽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二、重点词语与句子解析

词语 含义 例句
草原 广阔的草地 我们来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
羊群 一群羊 白色的羊群在草原上缓缓移动。
勒勒车 蒙古族传统的交通工具 蒙古族人坐在勒勒车上向我们走来。
鞭子 打马的工具 他挥动着鞭子,赶着马匹前进。
蒙古包 蒙古族居住的帐篷 我们走进了蒙古包,受到了热情款待。
句子 解析 作用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运用了对比和排比的手法,突出草原天空的纯净和美丽。 表达对草原美景的赞美。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使用比喻,将河流比作“明如玻璃的带子”,形象生动。 增强画面感,让读者更容易想象。
“忽然,像被风吹来的,远处来了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欢呼着,飞驰而来。” 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展现民族风情,增强感染力。

三、预习要点整理

预习项目 内容
课文理解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
生字词学习 掌握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及意思。
朗读练习 多次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情感的表达。
思考问题 如:为什么作者喜欢草原?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课外拓展 查阅老舍的资料,了解他的写作风格和代表作品。

四、小结

《草原》是一篇富有感情、描写细腻的文章,通过对草原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祖国边疆的美丽与民族的团结。通过预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用心感受文字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