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炳烛之明》的翻译】《炳烛之明》是一篇出自《说苑》的文言短文,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学习与时间的关系,强调即使年岁已高,也不应放弃学习。文章虽短,但寓意深刻,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重视和对人生智慧的追求。
一、原文节选:
> “夫学,避也;晚学,犹秉烛而行,虽迟,不为晚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是一种逃避(指逃避无知),即使晚年才开始学习,也如同拿着烛火前行,虽然走得慢,但并不算晚。
二、翻译与解析
原文 | 翻译 | 解析 |
夫学,避也 | 学习,是为了避免无知 | 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不足,防止愚昧 |
晚学,犹秉烛而行 | 晚年学习,就像拿着烛火走路 | 即使年纪大了,只要开始学习,仍然有意义 |
虽迟,不为晚也 | 虽然走得慢,但不算晚 | 鼓励人们不要因为年龄大就放弃学习 |
三、总结
《炳烛之明》通过“秉烛而行”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学习的态度——无论何时开始,只要开始学习,就不会太晚。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更应坚持求知。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简练,而且富有哲理,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人生和学习的深刻思考。它鼓励人们珍惜时间,积极进取,不论年龄大小,都能在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结语:
《炳烛之明》虽短,却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学习不分早晚,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