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是什么意

2025-08-14 04:01:24

问题描述: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是什么意,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4 04:01:24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是什么意】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全诗通过描写农民在酷暑中辛勤劳作的情景,反衬出诗人自己作为官员的安逸生活,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的反思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诗句具体含义如下:

-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意思是“我现在有什么功德呢?从没有从事过农耕和桑麻的劳作”,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无功受禄的自责。

-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意思是“我的官俸是每年三百石粮食,到了年底还有剩余”,说明了他作为官员的优渥生活。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距,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愧疚与责任感。

2. 原标题“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是什么意思?

以下是以加表格形式展示的答案:

一、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担任地方官时所作,通过对农民劳作的描写,反映社会现实。其中,“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反思与对百姓生活的感慨。

诗句表达的是诗人对自己没有为国家或百姓做出实际贡献,却享受着优厚待遇的羞愧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官民之间的生活差异。

二、表格解析

句子 含义解释 情感/思想
今我何功德 我现在有什么功劳? 自责、反思
曾不事农桑 从未从事过农耕或养蚕的工作 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与愧疚
吏禄三百石 官员的俸禄是每年三百石粮食 展示官员的优渥生活
岁晏有余粮 年底仍有余粮 反映社会阶层的不平等

三、作者意图简析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不仅描写了农民的艰辛,还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四、结语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不仅是对个人处境的反思,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而非仅靠职位获得的物质利益。

注: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的痕迹,语言自然流畅,符合人类写作习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