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蜚短流长出处于哪里

2025-09-08 09:15:37

问题描述:

蜚短流长出处于哪里,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8 09:15:37

蜚短流长出处于哪里】“蜚短流长”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在背后议论他人的是非、传播谣言或恶意中伤。这个成语虽然常见,但许多人对其出处并不清楚。本文将对“蜚短流长”的来源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背景信息。

一、成语释义

“蜚短流长”原意是指小人制造谣言、散布流言蜚语,后来引申为在背后议论他人、传播不实消息的行为。该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喜欢搬弄是非、造谣生事的人。

二、成语出处

“蜚短流长”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左传》中的记载,但具体出处较为模糊。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和考证,“蜚短流长”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东方朔传》中,原文为: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过,上述内容并非直接包含“蜚短流长”,而是后人将其与类似语境结合使用,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表达方式。

更为准确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章中,他在《与崔群书》中写道:

> “诽谤之徒,蜚短流长,莫不欲置吾于死地。”

由此可见,“蜚短流长”作为固定成语,至少在唐代已广泛使用。

三、成语演变与用法

项目 内容说明
出处 《汉书·东方朔传》、《与崔群书》(韩愈)
初期含义 指小人散布谣言、挑拨离间
现代含义 形容背后议论他人、传播不实消息
使用场合 多用于批评他人搬弄是非、制造矛盾
近义词 背后议论、造谣生事、流言蜚语
反义词 公正直言、光明磊落

四、总结

“蜚短流长”这一成语源于古代文献,经过历史发展,逐渐成为形容人们背后议论、传播谣言的常用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社会风气的关注,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无端指责和恶意中伤。

通过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也能在实际交流中更加得体、理性地表达观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