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红杏出墙的来历

2025-09-10 19:34:25

问题描述:

红杏出墙的来历,跪求好心人,拉我一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0 19:34:25

红杏出墙的来历】“红杏出墙”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已婚女性与他人发生感情或行为上的越界。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文学色彩,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下面将从出处、演变、现代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

一、成语出处

“红杏出墙”最早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玉楼春·春景》:

>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句诗描绘的是春天的美景,其中“红杏枝头春意闹”形象地表现了花儿盛开、生机勃勃的景象。后来,人们将“红杏出墙”引申为女子在婚姻之外有情感或行为上的越轨。

二、成语演变

时间 发展阶段 内容说明
宋代 原始含义 描述春天花开的景象,带有自然美感
明清时期 文学引用 被文人用于描写爱情故事或女性情感
近现代 社会意义转变 逐渐演变为对婚姻不忠的隐喻,带有道德批判色彩

三、现代用法

如今,“红杏出墙”已成为一个常用成语,尤其在描述婚姻关系中的出轨行为时使用频繁。它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也反映了社会对婚姻忠诚度的关注。

四、相关典故与延伸

典故名称 出处 含义
《红楼梦》 曹雪芹 书中多处描写女性情感纠葛,与“红杏出墙”主题相似
《西厢记》 王实甫 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暗含情感越界之意
古代诗词 多位诗人 常以“红杏”象征爱情、美丽与诱惑

五、总结

“红杏出墙”这一成语,最初是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后因文学作品的引用而逐渐演变为对婚姻不忠的比喻。其演变过程体现了语言文化的变迁,也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在今天,它更多地被用于批评和警示,提醒人们重视婚姻和感情的责任。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红杏出墙
出处 宋代宋祁《玉楼春·春景》
原始含义 描写春天花开的景象
演变阶段 宋代 → 明清 → 近现代
现代用法 形容婚姻中的出轨行为
相关典故 《红楼梦》、《西厢记》等
文化意义 反映社会对婚姻忠诚的关注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可继续深入分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