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时间】1999年5月7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在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现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打击期间,误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炸毁。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抗议,并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一、事件概述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对南斯拉夫进行空袭,目的是阻止科索沃地区的冲突升级。然而,在持续数月的空袭过程中,北约多次出现误判和情报失误。
1999年5月7日(北京时间),美军B-2隐形轰炸机投下五枚精确制导炸弹,其中一枚击中了位于贝尔格莱德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3名中国记者死亡、20余人受伤。该事件震惊全球,也引发了中国国内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二、事件时间线(表格形式)
时间 | 事件 |
1999年3月24日 | 北约开始对南斯拉夫进行空袭 |
1999年5月7日 | 美军B-2轰炸机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
1999年5月8日 | 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要求北约对此事作出解释 |
1999年5月10日 | 中国民众在北京等地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 |
1999年6月 | 北约宣布结束对南斯拉夫的空袭 |
1999年6月 | 中美双方就此事进行多轮外交交涉 |
三、事件影响
1. 政治层面:该事件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促使中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更加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
2. 舆论层面:国内媒体广泛报道此事件,激发了强烈的民族情绪,许多民众走上街头表达不满。
3. 外交层面:中国政府要求北约做出正式道歉,并对受害者家属进行赔偿。最终,美国政府承认此次袭击是“误炸”,并表示歉意。
四、结语
“5·7”事件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它不仅反映了冷战后国际局势的复杂性,也凸显了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坚定立场。尽管事件已过去多年,但其对中国外交政策和国民意识的影响仍然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