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祀是什么意思

2025-09-12 00:20:47

问题描述:

祀是什么意思,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00:20:47

祀是什么意思】2、原标题“祀是什么意思”生成的原创优质内容(+表格)

在汉语中,“祀”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汉字,常用于古代文献或现代成语中。它主要与祭祀、供奉、敬仰等含义相关,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以下是对“祀”字的详细解释。

一、词语释义

“祀”字的基本含义是祭祀,即对神灵、祖先或天地进行供奉、祈求保佑的行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是一种重要的宗教或礼仪活动,体现了人对自然、祖先和神灵的敬畏与感恩。

此外,“祀”也可以引申为纪念、崇敬的意思,如“受人景仰”、“流传后世”等。

二、常见用法

词语 含义 举例
祭祀 对神灵、祖先进行供奉 祭祀天地、祭祀祖宗
祀礼 祭祀的仪式 举行隆重的祀礼
祀典 祭祀的典章制度 古代有固定的祀典
无祀 没有祭祀的对象或没有祭品 失去祭祀的资格
崇祀 尊崇并祭祀 崇祀先贤

三、文化背景

“祀”在古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儒家思想中,强调“敬天法祖”,认为祭祀是维系家族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例如《论语》中提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说明古人对祭祀的重视程度。

在民间信仰中,“祀”也常与风水、吉凶、运势联系在一起,比如“建庙祀神”、“修祠祀祖”等。

四、现代使用

虽然现代社会中祭祀活动已不如古代普遍,但“祀”字仍常出现在一些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如:

- “祀先烈”:纪念为国家牺牲的英雄;

- “祀天地”: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 “祀文庙”:尊崇孔子及儒家文化。

五、总结

“祀”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汉字,核心含义是祭祀、供奉、敬仰。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祖先、自然和文化的尊重。在现代汉语中,“祀”虽不常用,但在特定语境下仍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项目 内容
字义 祭祀、供奉、敬仰
文化背景 儒家思想、祖先崇拜、自然信仰
常见用法 祭祀、祀礼、祀典、崇祀
现代应用 用于纪念、文化传承、文学表达
总结 “祀”体现古代礼仪与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如需进一步了解“祀”在古籍中的具体用法或与其他字的搭配,可参考《说文解字》或《康熙字典》等古籍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