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声字有哪些】在汉语中,古汉语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其中“入声”是古汉语中一个独特的声调类别,主要特点是发音短促、收音明确,通常以辅音结尾(如-p、-t、-k等)。随着现代普通话的发展,入声字大多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或去声中,因此在日常口语中已逐渐消失。但在一些方言(如粤语、吴语、闽南语等)中,入声仍然保留。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哪些字属于入声字,以下是对常见入声字的总结,并附有表格供参考。
一、入声字的特点
1. 发音短促:入声字发音时,声音迅速结束,没有拖音。
2. 多为单音节词:许多入声字单独使用时较为常见。
3. 多为文言词汇:在古代诗词、文章中出现较多。
4. 在现代普通话中已消失:大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已转为其他声调。
二、常见的入声字汇总(按拼音分类)
拼音 | 入声字示例 | 说明 |
bā | 八、发、法、答 | “八”为入声,“发”在普通话中读第四声,但古音为入声 |
bǐ | 北、笔、壁 | “北”、“笔”为入声 |
bù | 不、布、步 | “不”为入声 |
dā | 达、答、搭 | “达”、“答”为入声 |
dí | 的、敌、滴 | “的”在古音中为入声 |
fú | 伏、福、服 | “伏”、“福”为入声 |
gǔ | 古、骨、谷 | “古”、“骨”为入声 |
hǎ | 筒、老、早 | “老”在古音中为入声 |
jī | 鸡、急、集 | “鸡”、“急”为入声 |
kù | 厚、哭、酷 | “哭”、“酷”为入声 |
lì | 力、立、栗 | “力”、“立”为入声 |
mò | 莫、莫、墨 | “莫”、“墨”为入声 |
pí | 皮、匹、劈 | “皮”、“匹”为入声 |
qī | 七、期、起 | “七”、“期”为入声 |
rù | 入、肉、日 | “入”、“肉”为入声 |
shí | 十、实、石 | “十”、“实”为入声 |
sù | 速、肃、宿 | “速”、“肃”为入声 |
tè | 特、得、德 | “特”、“得”为入声 |
wù | 物、勿、务 | “物”、“勿”为入声 |
xī | 西、昔、息 | “西”、“昔”为入声 |
yuè | 月、越、阅 | “月”、“越”为入声 |
zé | 则、责、泽 | “则”、“责”为入声 |
三、结语
虽然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但在学习古汉语、阅读古籍、研究方言以及欣赏古典诗词时,了解入声字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上表格,可以快速识别和记忆一些常见的入声字,有助于提升语言理解能力。
如果你对某一类入声字感兴趣,也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在不同方言中的发音与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