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丹心的意思是什么】“碧血丹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忠诚、坚定、为国捐躯的精神。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下面将从含义、出处、用法及情感色彩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含义总结
“碧血丹心”字面意思是“碧绿的血,赤红的心”,比喻忠贞不屈、为国献身的精神。它常用来赞美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英勇牺牲的英雄人物。
- 碧血:象征为国捐躯的鲜血。
- 丹心:代表赤诚之心、忠诚之意。
整体上,“碧血丹心”表达的是对国家、民族的高度忠诚与无私奉献精神。
二、出处与来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忠能养民,义能济世,仁能安人,信能守约,智能谋事,勇能决断,廉能律己,耻能慎行。此八者,君子之德也。” |
后世发展 | 在后世诗词、小说中广泛使用,如文天祥《正气歌》中“时穷节乃见,一垂丹青”等句,均可视为“碧血丹心”的文学体现。 |
三、用法与搭配
搭配方式 | 示例 |
作谓语 | 他一生坚守信念,堪称碧血丹心。 |
作定语 | 这位烈士的碧血丹心令人动容。 |
作宾语 | 我们要继承先烈的碧血丹心精神。 |
四、情感色彩
类型 | 描述 |
正面情感 | 表达敬仰、崇敬之情,多用于赞颂英雄人物。 |
历史厚重感 | 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常用于纪念或缅怀。 |
精神激励 | 能激发人们对忠诚、责任、奉献的思考。 |
五、现代应用
在当代,“碧血丹心”虽不再常用,但在文学作品、影视剧中仍频繁出现,尤其是在描写历史英雄、抗战题材或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六、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忠心耿耿、赤胆忠心、舍生取义、视死如归 |
反义词 | 背信弃义、忘恩负义、贪生怕死、卖国求荣 |
总结
“碧血丹心”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成语,强调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它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肯定,更是对国家、民族精神的礼赞。在今天,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传承正义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