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外音书绝原文】一、
《岭外音书绝》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与家人失去联系的孤寂与思念之情。诗中“岭外音书绝”一句点明了主题,即远离家乡,音信断绝,无法与亲人互通消息。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种深沉的思乡情绪,体现了古代文人在边远地区生活时的心理状态。
二、诗歌原文及赏析
原文: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来唯有人,犹恐未归人。
赏析:
- 第一句:“岭外音书绝”:点明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偏远的岭南地区,且与外界失去了联系,音信断绝。
- 第二句:“经冬复历春”:说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冬天和春天都已过去,暗示了诗人孤独无依的状态。
- 第三句:“近来唯有人”:表明在诗人身边只有自己一人,没有亲朋好友相伴。
- 第四句:“犹恐未归人”:表达出即使身边只有自己,也担心是否有人会归来,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孤独与不安。
三、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名 | 岭外音书绝 |
作者 | 戴叔伦(唐代诗人)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诗人因仕途或战乱等原因,被贬至岭南地区,与家人失联,内心孤独寂寞 |
主题思想 |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归来的期盼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与心理描写相结合,增强感染力 |
代表句子 |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
情感基调 | 孤独、思念、忧伤、无奈 |
四、结语
《岭外音书绝》虽短小精悍,却情感深厚,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异地漂泊时的真实心境。它不仅是一首思乡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展现了古人面对孤独与离别时的细腻情感。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归家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