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枝大叶的意思】“粗枝大叶”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不细致、马虎大意,或者对事情的处理过于简单、笼统。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不够认真、缺乏耐心,容易忽略细节。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粗枝大叶 | cū zhī dà yè | 原指树木的枝干粗大,后比喻做事或看问题只注重表面,不深入细节,态度马虎、不细致。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宋代《朱子语类》:“学者看书,须是细看,不可粗枝大叶。”
-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的工作态度、写作方式或思考方式。
- 近义词:草率从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 反义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细致入微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中 | 他总是粗枝大叶地完成任务,结果经常出错。 |
学习中 | 这道题需要仔细分析,不能粗枝大叶地应付过去。 |
写作中 | 作者写文章太粗枝大叶,缺乏具体描写,让人难以理解。 |
四、注意事项
- “粗枝大叶”通常带有贬义,用于指出他人做事不够严谨。
- 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时,应注意语气,避免给人造成不必要的冒犯。
- 可以根据语境适当替换为“马虎”、“不细致”等更口语化的表达。
五、总结
“粗枝大叶”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做事应细致、认真,不能只看表面、忽视细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避免这种态度,尤其是在学习、工作和写作中,只有注重细节,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