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年表】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的一种系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合而成,形成六十个不同的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每六十年为一个周期。这一纪年方式不仅用于历史记载,还广泛应用于农历、风水、命理等领域。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者按顺序循环搭配,形成一个完整的纪年体系。
以下为天干地支的完整纪年表:
天干 | 地支 | 天干地支组合 | 对应公元年份(示例) |
甲 | 子 | 甲子 | 1984, 1924, 1864 |
乙 | 丑 | 乙丑 | 1985, 1925, 1865 |
丙 | 寅 | 丙寅 | 1986, 1926, 1866 |
丁 | 卯 | 丁卯 | 1987, 1927, 1867 |
戊 | 辰 | 戊辰 | 1988, 1928, 1868 |
己 | 巳 | 己巳 | 1989, 1929, 1869 |
庚 | 午 | 庚午 | 1990, 1930, 1870 |
辛 | 未 | 辛未 | 1991, 1931, 1871 |
壬 | 申 | 壬申 | 1992, 1932, 1872 |
癸 | 酉 | 癸酉 | 1993, 1933, 1873 |
甲 | 戌 | 甲戌 | 1994, 1934, 1874 |
乙 | 亥 | 乙亥 | 1995, 1935, 1875 |
丙 | 子 | 丙子 | 1996, 1936, 1876 |
丁 | 丑 | 丁丑 | 1997, 1937, 1877 |
戊 | 寅 | 戊寅 | 1998, 1938, 1878 |
己 | 卯 | 己卯 | 1999, 1939, 1879 |
庚 | 辰 | 庚辰 | 2000, 1940, 1880 |
辛 | 巳 | 辛巳 | 2001, 1941, 1881 |
壬 | 午 | 壬午 | 2002, 1942, 1882 |
癸 | 未 | 癸未 | 2003, 1943, 1883 |
甲 | 申 | 甲申 | 2004, 1944, 1884 |
乙 | 酉 | 乙酉 | 2005, 1945, 1885 |
丙 | 戌 | 丙戌 | 2006, 1946, 1886 |
丁 | 亥 | 丁亥 | 2007, 1947, 1887 |
戊 | 子 | 戊子 | 2008, 1948, 1888 |
己 | 丑 | 己丑 | 2009, 1949, 1889 |
庚 | 寅 | 庚寅 | 2010, 1950, 1890 |
辛 | 卯 | 辛卯 | 2011, 1951, 1891 |
壬 | 辰 | 壬辰 | 2012, 1952, 1892 |
癸 | 巳 | 癸巳 | 2013, 1953, 1893 |
甲 | 午 | 甲午 | 2014, 1954, 1894 |
乙 | 未 | 乙未 | 2015, 1955, 1895 |
丙 | 申 | 丙申 | 2016, 1956, 1896 |
丁 | 酉 | 丁酉 | 2017, 1957, 1897 |
戊 | 戌 | 戊戌 | 2018, 1958, 1898 |
己 | 亥 | 己亥 | 2019, 1959, 1899 |
庚 | 子 | 庚子 | 2020, 1960, 1900 |
辛 | 丑 | 辛丑 | 2021, 1961, 1901 |
壬 | 寅 | 壬寅 | 2022, 1962, 1902 |
癸 | 卯 | 癸卯 | 2023, 1963, 1903 |
需要注意的是,天干地支纪年在不同朝代和地区的使用略有差异,且部分年份的具体换算可能因历法调整而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这套系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和研究。
通过了解天干地支的组合规律,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