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兵相接的意思】在汉语中,“短兵相接”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双方在近距离、激烈对抗的情境。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战争场景,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使用短兵器进行近身搏斗的场面。以下是对“短兵相接”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短兵相接 |
拼音 |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
出处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以待秦寇。……子玉使伯棼请战,曰:‘愿逐晋君之卒,以报楚之侵。’公曰:‘不可。’子玉曰:‘若不许,吾将与晋战,虽短兵相接,亦不避也。’” |
本义 | 指双方使用短兵器进行近距离战斗,比喻直接冲突或激烈交锋。 |
引申义 | 比喻双方在矛盾激化后,直接正面交锋,没有退让或回避。 |
二、用法与示例
用法 | 示例 |
用于形容冲突 | 两人因意见不合,最终短兵相接,互不相让。 |
用于比喻竞争 |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经常短兵相接,争夺客户。 |
用于描写战争场景 | 战场上,两军短兵相接,血流成河,惨烈无比。 |
三、常见搭配与近义词
搭配 | 近义词 |
短兵相接 | 直接交锋、正面冲突、针锋相对 |
短兵相接 | 剑拔弩张、势同水火、唇枪舌战 |
短兵相接 | 虎视眈眈、步步紧逼、寸步不让 |
四、注意事项
- “短兵相接”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要注意上下文,避免误用为“长兵相接”或其他类似词语。
- 该成语强调的是“直接”和“激烈”,不适合用于描述温和的争执或间接的冲突。
五、总结
“短兵相接”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原指古代战争中士兵使用短兵器进行近距离战斗,后引申为双方在矛盾激化后的直接冲突。它常用于描述激烈的竞争、对抗或战争场景,具有较强的视觉感和情感色彩。掌握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语言中的冲突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