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分明是指什么】“泾渭分明”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之间的界限清晰、区别明显。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历史典故中。它源于古代两条河流——泾河与渭河的自然现象,后来被引申为对事物性质或人品的明确区分。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泾渭分明 |
拼音 | jīng wèi fēn míng |
出处 | 《诗经·小雅》:“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后世引申为“泾渭分明”。 |
本义 | 泾河与渭河水质清澈与浑浊的不同,比喻清浊分明。 |
引申义 | 形容事物界限清楚、区别明显;也可用来形容人品、行为等有明显的好坏之分。 |
使用场景 | 描述事物、人物、行为、观点等之间界限清晰的情况。 |
近义词 | 清浊分明、黑白分明、泾渭分明 |
反义词 | 混淆不清、含糊其辞、良莠不分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泾渭分明”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意思是泾水因渭水而显得浑浊,但水中的沙石却依然清晰可见。古人借此比喻事物虽混杂,但本质仍可辨明。
后世人们将这一现象引申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界限分明,尤其是善恶、是非、真假等方面的明确区分。例如在评价一个人时,可以说“他为人正直,泾渭分明”。
三、实际应用举例
场景 | 例句 |
描述事物差异 | “这两部电影风格截然不同,可谓泾渭分明。” |
表达人品区分 | “他对朋友讲义气,对敌人毫不留情,真是泾渭分明。” |
说明观点对立 | “双方立场泾渭分明,难以调和。” |
描述自然现象 | “两条河流交汇处,泾渭分明,一眼可见。” |
四、总结
“泾渭分明”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的体现。它强调的是清晰的界限、明确的区分,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事物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象迷惑。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判断是非,都应做到“泾渭分明”,这样才能更有原则、更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