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原文及翻译】《管仲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人物传记,记载了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管仲的生平事迹。文章通过叙述管仲的早年经历、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过程,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改革精神。本文将对《管仲列传》进行简要总结,并附上原文与译文对照表格。
一、
《管仲列传》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的
1. 管仲的出身与早年经历
管仲出身贫寒,年轻时曾多次失败,但始终不放弃,最终在鲍叔牙的推荐下得到齐桓公的信任。
2. 管仲的治国理念
他主张“富国强兵”,注重经济改革、军事整顿和外交策略,提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的观点,强调物质基础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3. 管仲与齐桓公的关系
管仲虽曾是齐桓公的政敌,但在鲍叔牙的劝说下,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二人携手开创了齐国的盛世。
4. 管仲的功绩与影响
在他的辅佐下,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其改革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常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才能。 |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 管仲生活贫困,常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对他很好,从不抱怨。 |
鲍叔曰:“吾尝为公子纠(jiū)谋事而逐于鲁,吾尝从君而辱于诸侯,然吾所以事君者,忠之以尽心耳。” | 鲍叔说:“我曾经为公子纠出谋划策却在鲁国被驱逐,我曾经跟随君主却在诸侯面前受辱,但我侍奉君主的方式,是尽心尽力。” |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 管仲说:“我当初穷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一起做买卖,分钱时总是拿得多,鲍叔并不认为我贪婪,因为他知道我贫穷。” |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之衰,士大夫争于利,而管仲不修道德,以利为本? | 司马迁说: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但孔子却轻视他。难道是因为周朝衰落时,士大夫都争利,而管仲不讲道德,以利益为本吗? |
然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 然而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统一天下,百姓至今还受益于他。 |
三、结语
《管仲列传》不仅是一篇历史人物传记,更是一部关于政治智慧与个人品格的典范之作。管仲以其务实、改革的精神,帮助齐国走向强盛,成为春秋时期的重要人物。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能成大事的人,不仅要有能力,更要有胸怀与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