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吞牛斗是什么意思】“气吞牛斗”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气势非常旺盛,豪迈不凡,甚至有压倒一切的气势。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志向远大、胆识过人,或者在某些场合中表现出极强的自信和力量。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气吞牛斗 |
拼音 | qì tūn niú dǒu |
出处 | 出自《晋书·张华传》:“华闻其言,抚掌大笑曰:‘此真天子气也!’遂以剑击之,光射斗牛之间。”后引申为形容人志气高昂,气势磅礴。 |
释义 | 形容人的气势极大,足以压倒星辰或牛斗(古代星宿名),比喻胸怀大志、气概非凡。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物的英勇、豪迈或志向远大。 |
近义词 | 气贯长虹、意气风发、气势如虹 |
反义词 | 胆小怕事、萎靡不振、灰心丧气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英雄人物 | 他少年时便有气吞牛斗之志,立志要为国效力。 |
表达豪情壮志 | 面对困难,他依然气吞牛斗,毫不退缩。 |
文学作品描写 | 诗中写道:“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气吞牛斗,志在四方。”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 注意语境: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语境中,不适合口语或日常对话。
- 避免夸张:虽然成语强调气势强大,但使用时不宜过度夸大,否则可能显得不真实。
- 搭配得当:通常与“志”、“气”、“豪情”等词语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四、总结
“气吞牛斗”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体现了汉语语言的丰富性,也反映了古人对人格气质的高度评价。它适用于描述那些有远大抱负、充满自信与勇气的人,是中华文化中一种极具感染力的表达方式。
如果你在写作中需要体现人物的豪迈气概,不妨尝试使用“气吞牛斗”这一成语,既典雅又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