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求鲁迅的朝花夕拾一书的精彩片段

2025-10-19 14:25:31

问题描述:

求鲁迅的朝花夕拾一书的精彩片段,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9 14:25:31

求鲁迅的朝花夕拾一书的精彩片段】《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创作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共收录十篇散文,分别记录了作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片段。这些文章语言朴实却富有深意,既有对旧社会的批判,也有对亲情、友情和师恩的深情回忆。以下是对《朝花夕拾》中部分精彩片段的总结与归纳。

一、

1. 《狗·猫·鼠》

鲁迅通过讲述自己对猫的厌恶,引出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强权的讽刺。文章以“我”小时候养的一只隐鼠被猫吃掉为引子,表达了他对压迫者的憎恶。

2.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虽然粗俗但心地善良。她为鲁迅买来《山海经》,成为他童年的珍贵记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3. 《二十四孝图》

鲁迅批评了封建孝道中的虚伪与残酷,如“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揭示了传统道德对人性的压抑。

4. 《五猖会》

描述了鲁迅童年时参加迎神赛会的经历,以及父亲在出发前强迫他背书的情节,反映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5. 《无常》

通过描写民间信仰中的“无常”形象,表达对公正与正义的渴望,也暗含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是书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篇,描绘了鲁迅童年时在百草园玩耍的快乐时光,以及后来进入私塾学习的压抑感,展现了童年与成长的对比。

7. 《父亲的病》

记录了鲁迅父亲生病时,庸医误诊、故弄玄虚的行为,表达了对旧医学的批判和对亲人离世的悲痛。

8. 《琐记》

回忆了鲁迅在南京求学时的见闻,描写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腐败,也表现了他对新思想的向往。

9. 《藤野先生》

鲁迅回忆了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藤野严九郎,表达了对他严谨治学态度的敬佩与感激,是全书中情感最为温暖的一篇。

10. 《范爱农》

记述了鲁迅与同学范爱农的交往,展现了他对革命志士的同情与惋惜,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二、精彩片段总结表

篇目 精彩片段摘录 内容简析
《狗·猫·鼠》 “我总以为猫是老虎的亲戚,所以总是怕它。” 用幽默口吻引出对猫的反感,实则讽刺社会上的欺压者。
《阿长与〈山海经〉》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表达了得到《山海经》时的惊喜与感动,体现阿长的关爱。
《二十四孝图》 “我总疑心这大概是愿意‘诈’一点的。” 对“老莱娱亲”等孝道故事的质疑,揭露其虚伪。
《五猖会》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刻要住。” 描写因背书而失去游玩兴致,反映封建教育的压抑。
《无常》 “活的人,不能永生;死的,也不一定不活。” 借无常之口表达对公平与生死的思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描绘童年自然的美好,对比后文的枯燥。
《父亲的病》 “他(陈莲河)的药方里,又添了两味药:芦根和经霜的竹叶。” 揭露庸医的荒谬,讽刺旧医学的愚昧。
《琐记》 “我那时觉得他是一个很可爱的人。” 表达对进步青年的认同与向往。
《藤野先生》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表达对藤野先生的尊敬与怀念。
《范爱农》 “他像一个醉汉,摇摇晃晃地走来。” 形象刻画范爱农的落魄,表达对其命运的同情。

三、结语

《朝花夕拾》不仅是一部个人回忆录,更是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鲁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童年与成长的点滴,同时也对旧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些精彩片段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值得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