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中计是中了谁的计】《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群英会蒋干中计”是经典章节之一。这一情节发生在赤壁之战前,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对峙之际。蒋干作为曹操的谋士,自告奋勇前往江东劝降周瑜,却反被周瑜设计,最终落入圈套,导致曹操误信东吴有内应,从而影响了赤壁之战的战略判断。
一、故事背景简述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意图统一江南。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双方在长江对峙。为了瓦解联军,曹操派心腹蒋干前往江东,试图以“友情”为由劝降周瑜。然而,蒋干此行却成了周瑜的棋子,最终中计。
二、
在“群英会中计”这一情节中,蒋干原本是受曹操之命去劝降周瑜的,但他并未意识到自己已被周瑜设下的陷阱所包围。周瑜利用蒋干的轻信和傲慢,故意让他看到“伪造”的密信,使他误以为东吴内部有叛徒,从而向曹操报告,误导了曹操的判断。
因此,“群英会中计”中的“中计”指的是蒋干中了周瑜的计。
三、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故事出处 | 《三国演义》第45回 |
主要人物 | 蒋干(曹操谋士)、周瑜(东吴统帅) |
中计者 | 蒋干 |
设计者 | 周瑜 |
中计原因 | 蒋干轻信周瑜,未识破其伪造的“密信” |
结果 | 曹操误判东吴有内应,影响赤壁之战战略决策 |
意义 | 展现了周瑜的智谋与蒋干的轻敌 |
四、结语
“群英会中计”不仅是《三国演义》中一个精彩的谋略故事,也反映出古代战争中情报与心理战的重要性。蒋干的失败,不仅是因为他个人的轻率,更在于他对对手的不了解。而周瑜则凭借智慧和冷静,成功地让敌人陷入自己的圈套,成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智谋典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