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交传】“交传”是“交替传译”的简称,是口译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在实际应用中,交传常用于会议、访谈、演讲等场合,由译员在讲话人说完一段话后,再将内容翻译给听众。这种翻译方式与同声传译(即边说边译)不同,交传更注重准确性和逻辑性。
一、什么是交传?
定义:
交传(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又称交替传译,是指译员在讲话人完成一段发言后,将其内容以目标语言进行翻译的口译方式。通常情况下,讲话人说完一段话后,译员会立即进行翻译,听众随后听取译文。
特点:
- 译员需在讲话人结束后进行翻译
- 翻译过程相对独立,不受讲话节奏影响
- 更适合正式场合或需要深度理解的语境
二、交传的基本流程
| 步骤 | 内容说明 |
| 1. 听取原文 | 译员专注聆听讲话人的发言,理解其内容和意图 |
| 2. 记忆与整理 | 在听的过程中进行笔记记录,并整理逻辑结构 |
| 3. 翻译输出 | 在讲话人结束之后,将内容用目标语言表达出来 |
| 4. 反馈与调整 | 根据听众反应,适当调整语气或表达方式 |
三、交传的应用场景
| 场景 | 说明 |
| 国际会议 | 多国代表交流时使用,确保信息准确传达 |
| 政府会谈 | 涉及政策、法律等内容,需精准翻译 |
| 学术讲座 | 专家演讲时,帮助非母语听众理解 |
| 旅游讲解 | 导游为外国游客提供实时翻译服务 |
| 法律案件 | 法官、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桥梁 |
四、交传与同声传译的区别
| 项目 | 交传 | 同声传译 |
| 时间节奏 | 有停顿,先听后译 | 边听边译,连续进行 |
| 对译员要求 | 需要较强的记忆力和组织能力 | 需要快速反应和多任务处理能力 |
| 适用场合 | 正式、复杂内容 | 快速、连续的信息传递 |
| 语音设备 | 一般无需特殊设备 | 常用耳机和麦克风 |
五、交传的优缺点
| 优点 | 缺点 |
| 翻译更准确,逻辑清晰 | 速度较慢,不适合长篇发言 |
| 有利于深入理解内容 | 需要讲话人与译员之间配合 |
| 适用于正式场合 | 译员负担较重,易疲劳 |
六、总结
交传是一种重要的口译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国际交流场合。它强调准确性、逻辑性和专业性,对译员的语言能力、记忆力和现场应变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尽管相比同声传译速度较慢,但在需要深度理解和精确表达的场合中,交传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