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名落孙山的典故

2025-10-30 02:19:27

问题描述:

名落孙山的典故,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02:19:27

名落孙山的典故】“名落孙山”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考试或竞争中落榜、失败的情况。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讲述了古代一位书生在科举考试中失利的经历,从而流传下来。

一、典故背景

据传,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孙山的书生,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他参加科举考试,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然而,最终结果公布时,他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录取名单之中,而他的同乡朋友的名字却排在他前面。于是,孙山成了“名落孙山”的第一人,也成为了后世用来形容考试失败的代名词。

这个故事虽然简短,但却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科举制度下士人的命运起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名的重视。

二、典故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名落孙山
出处 北宋时期民间传说
含义 指考试或竞争中落榜、失败
典故来源 孙山在科举考试中未中
延伸意义 表示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在竞争中失败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考试失利、比赛失败等情境

三、延伸理解

“名落孙山”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提醒人们,成功并非总是容易获得,有时即使努力也可能会遭遇挫折。同时,这个成语也体现了古人对知识和功名的追求,以及面对失败时的坦然与自省。

在现代,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学生考试失利、求职失败等,用以表达一种无奈与遗憾的情绪。

结语:

“名落孙山”虽是古语,但其寓意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更是对人生起伏的一种深刻写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