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谁知道人面桃花的典故

2025-10-30 23:34:34

问题描述:

谁知道人面桃花的典故,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23:34:34

谁知道人面桃花的典故】“人面桃花”是一个源自唐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或表达对美好事物、往事的怀念。这个典故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崔护的诗《题都城南庄》,诗中描绘了一段与女子相遇又分离的深情故事,流传至今,成为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意象。

一、典故来源

崔护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题都城南庄》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讲述的是诗人某年春天在城南的一户人家门前,遇见一位美丽的女子。两人一见钟情,但不久之后,诗人再次来到这里,却发现女子已不在,只有桃花依旧盛开。诗中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二、典故含义

“人面桃花”原本指的是诗中“人面”与“桃花”相映成趣的情景,后被引申为以下几种含义:

含义 解释
美丽女子 指代容貌出众的女子,如“人面桃花”般娇艳动人
往事回忆 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尤其是与爱情相关的事物
世事无常 暗示人事变迁,美好的事物可能转瞬即逝
相思之情 常用于描写对心上人的思念和遗憾

三、文化影响

“人面桃花”不仅在文学中频繁出现,也广泛应用于诗词、戏曲、绘画等艺术形式中。它象征着青春、爱情与短暂的美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意象之一。

- 在宋词中,许多词人借用“人面桃花”表达离愁别绪;

- 在元曲和明清小说中,这一典故也被用来描写男女情感;

- 在现代影视作品中,“人面桃花”常被用作标题或主题,如电影《人面桃花》等。

四、总结

“人面桃花”源于唐代崔护的诗作,讲述了一段人与桃花相遇又分离的故事。它不仅是一个优美的文学意象,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面桃花”都在不断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项目 内容
典故出处 崔护《题都城南庄》
诗句内容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典故含义 美丽女子、往事回忆、世事无常、相思之情
文化影响 广泛用于诗词、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
现代应用 常作为标题或主题,表达情感与怀旧情绪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