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墨池记原文及翻译

2025-10-31 09:39:04

问题描述:

墨池记原文及翻译,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十万火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1 09:39:04

墨池记原文及翻译】《墨池记》是北宋文学家曾巩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讲述王羲之在墨池练字的故事,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敬仰与对勤奋精神的推崇。本文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墨池记》的原文、翻译及核心内容。

一、文章总结

《墨池记》是一篇借古喻今、寓理于事的散文。作者通过叙述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墨池边苦练书法的故事,强调了“勤学”和“专注”的重要性。文章不仅赞美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也借此劝诫后人要珍惜学习机会,持之以恒地努力。

全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曾巩“文以明道”的写作思想,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文学价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州之南,有池其下,曰墨池。 临川城的东边,有一块高地,靠近溪水,叫新城。新城的南面,有一个池子,叫做墨池。
或曰:“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有人说:“王羲之的书法,晚年才达到高超的境界。”这说明他的技艺,是靠自己的努力和精力获得的,并非天生就如此。
然后世不称其能,而但称其笔迹之妙,或以为神。 然而后人并不称赞他的才能,只是称赞他书法的精妙,甚至有人认为他的书法是神来之笔。
夫善,固不可以无学;然学而不至,亦不可得而谓之善也。 善,固然不能没有学习;但如果学习而不精通,也不能称之为善。
今夫学者,未尝不欲为善也,然或溺于俗,或困于利,而不能专于学。 现在的学者,没有人不想成为善人,但有的人沉溺于世俗,有的人被利益所困,无法专心于学习。
故曰:学之不专,虽有志焉,亦不足以成其事也。 所以说:学习不专心,即使有志向,也不足以成就大事。
墨池者,羲之之迹也,而其书之妙,亦可得而见矣。 墨池是王羲之留下的遗迹,他的书法之妙,也可以从中看出。

三、核心观点提炼

内容要点 说明
勤奋的重要性 王羲之的成功源于长期练习,而非天赋
学习的态度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分心
书法的意义 书法不仅是技艺,更是修养与品德的体现
对后人的启示 鼓励后人珍惜学习机会,坚持努力

四、结语

《墨池记》虽篇幅不长,但立意深远,语言朴实却富有哲理。它不仅是对王羲之书法成就的赞颂,更是一种对治学态度的倡导。文章提醒我们:真正的才华离不开辛勤的努力,唯有专注与坚持,方能成就非凡。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