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窥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目不窥园”是一个出自《汉书·董仲舒传》的成语,形容人专心致志、埋头苦读,连窗外的景象都不顾及。这一成语常用来赞美一个人勤奋好学、心无旁骛的精神。
以下是对“目不窥园”相关文言文的原文、出处、释义及翻译的总结。
一、文言文原文
> 《汉书·董仲舒传》:
>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二、出处与背景
-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 作者:东汉·班固
- 背景: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后世影响深远。文中描述他读书时非常专注,甚至三年都不曾外出看园中景色。
三、词语解释
| 词语 | 解释 |
| 目不窥园 | 眼睛不看园中的景象,比喻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
| 下帷 | 指放下帘子,表示闭门读书 |
| 弟子 | 学生 |
| 久次 | 长时间地 |
| 相受业 | 相互传授学业 |
| 或莫见其面 | 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 |
四、现代汉语翻译
董仲舒是广川人。年轻时研究《春秋》,在汉景帝时期担任博士。他闭门读书,学生之间长时间地相互传授学业,有的甚至没见过他的面。他整整三年没有出去看过花园里的景色,他的专心致志到了这种程度。
五、成语意义与应用
- 含义:形容人读书非常专注,一心一意,不被外界干扰。
- 用法:多用于表扬他人学习刻苦、专心致志。
- 近义词:潜心钻研、专心致志、废寝忘食
- 反义词: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分心旁骛
六、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目不窥园 |
| 出处 | 《汉书·董仲舒传》 |
| 原文 |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
| 译文 | 他整整三年没有出去看过花园里的景色,他的专心致志到了这种程度。 |
| 含义 | 形容人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
| 用法 | 多用于称赞他人学习刻苦 |
| 近义词 | 潜心钻研、专心致志 |
| 反义词 | 心不在焉、三心二意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目不窥园”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及其现实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学者的治学精神,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值得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