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的长河中,每一首诗都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凝结。提到“半入江风半入云”,这句诗意蕴深远,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将自然的壮美与人文的情思融为一体。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全诗如下: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半入江风半入云,断肠春色在天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复杂的情感。诗的开篇通过描写少女的娇美,引出对青春年华的赞美;随后由扬州繁华街景过渡到离别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舍。而“半入江风半入云”一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惆怅氛围。江风轻拂,白云飘荡,这种动态的画面感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哀愁。
尾联引用折柳送别的传统习俗,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深深的思念。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也是对自己漂泊人生的感慨。
读罢此诗,我们不仅能体会到古人在离别时那份真挚的情感,更能从中领悟到人生旅途中的诸多无奈与美好。正如那半入江风半入云般模糊却又真实的意境,让我们在欣赏之余,也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