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作者出处及全诗意思赏析

2025-07-01 11:45:07

问题描述: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作者出处及全诗意思赏析,在线等,求大佬翻我牌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11:45:07

这句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这首词是白居易在晚年回忆江南美景时所作,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写景名篇。

一、原诗原文

> 《忆江南·江南好》

>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二、作者与背景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关注社会现实,同时也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忆江南》是他晚年寓居洛阳时所作,共三首,这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物的深切怀念之情。

三、诗句解析

1.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开篇点明主题,“江南好”是全诗的核心情感。“风景旧曾谙”意思是说,江南的风景我曾经非常熟悉,暗示诗人对江南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记忆。

2.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两句是全诗中最经典、最富画面感的句子。

- “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升起时,江边的花朵鲜艳夺目,比火焰还要红艳。这里用“红胜火”来形容江花的绚烂,突出了春天的生机与热烈。

- “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了,江水碧绿清澈,宛如蓝草染成的颜色。通过“绿如蓝”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江水的清澈与春天的清新。

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江南春天的自然景色,也体现了诗人对江南风物的热爱与留恋。

3. “能不忆江南?”

结尾一句以反问的形式收束全诗,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意思是:“怎么能不让人想起江南呢?”这种含蓄而深情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江南的无限眷恋。

四、艺术特色与赏析

1. 语言简练,意象鲜明

全诗只有27个字,却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语言质朴自然,却又富有诗意。

2. 色彩对比强烈

“红胜火”与“绿如蓝”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增强了画面感和感染力。

3. 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人通过对江南春景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4. 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全诗由总到分,由景到情,层层递进,结构清晰,富有节奏感。

五、结语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不仅是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春色,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自然美的极致描绘。它让我们在短短两句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活力与江南的柔美,也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回忆。

这首词虽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技巧,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